高二学生的心理正逐步走向相对稳定与成熟,同时这个阶段对于孩子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父母应该注意孩子的小变化,千万不可以影响到了成绩。
孩子在高中二年级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1、高一学生,刚从初中考到高中,理想信念坚定,大多数想要认真学习。到高三,临近毕业,学生、父母面临高考考试,都有一种重压和紧迫感,无论学习好赖都要尽可能好好学习,冲刺一下,不留遗憾。反观高二的学生,刚上高中时的学习劲头消耗殆尽,感觉距离高考考试还早,会有倦怠感。
2、经过一年时间的相处,同学之间的新鲜感、陌生感没了,关系也融洽多了,会有几个臭味相投也罢,志趣一致也好的死党,呼朋唤友翘课去玩耍,刚刚好,其乐无穷。
3、当然了,还有谈恋爱的,绝大部分是高中一年级后半期开过元旦晚会后展示才艺,相互看对眼了,慢慢培养半年,高中二年级集中爆发。高二是整个高中阶段最捣蛋,最快乐,趣事、乐事、糗事最多,最值得回忆的时期。
高中二年级学生易出现什么学习问题,父母该怎么办、防止这类问题呢
1、习惯不好的,效率低下。
常言说,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如今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娇纵或是管教不严,都是孩子不好的习惯形成的温床;表目前家就是吃饭、睡觉不按点,获得成须须奖励,父母包办不自理等;
所以,父母在家要对孩子的衣食住行要提出需要,拟定出标准,生活规律了,行为就自律了,学习也就有效率。
2、期望过高,重压过大。
高中一年级是高中生活的适应阶段,高中二年级是高中学习的重点期。一年高考考试三年备,高中二年级学生课业负担重;思想重压大,这种重压被学生形象的概括为头上的“三座大山”,一是家庭的期望,二是老师的期望,三是来自同学的比拼。
其实,作为学生的重压这只不过冰山一角。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很多负担;譬如:在家庭里,爸爸妈妈的关系、家庭的和谐,在学校的每一堂课、一篇作业;与同学之间每个小的摩擦都可能形成心理的波动,从而形成思想负担。
所以,高中二年级这一年,是学生迅速适应高考考试和成长的重点期,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忙;生活、学习中的赞美,尽可能不要强加我们的意志给孩子,给他们考虑的时间和表达看法的空间
3、性格内向,缺少交流。
当高中班主任多年,最担忧的是沉默寡言的孩子。他们性格害羞,自卑、胆小,在学习日常不擅长与同学、老师、父母交流交流。当学习日常遇见挫折时,心理承受的重压也不擅长倾诉和发泄,上了高中后;面对父母、老师过高的期望及高考考试重压,产生心问题风险比较高。
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习上的特征及应付
经过高中一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在常识学会程度上已较明显地分出层次,即所谓优生和差生。对优生来讲,因为之前学得好,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
另一部分学生在一年学习中(特别是在考试中)屡遭挫折,对学习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也在日渐固化,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向。如学习上,有些学生开始失去信心。充满沮丧、灰心情绪,完全舍弃了获得好成绩的愿望,破罐破摔,沉溺于不好的情绪之中。
思想上出问题的也不在少数。如个人价值追求方面的问题,有些学生开始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控制不住自己而整宿在外打网游等,包含犯罪都大概发生。
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大家既要严加管理,同时又要有足够的宽容,指点他们积极地矫正自己,不再犯了错误。大家要了解,人没一生顺顺当当的!
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讲,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况。对于成绩好的孩子,大家要给予一定,使他们愈加积极上进。对于学习中等水平和较差的孩子,父母第一要有正确的态度,防止过高的期望;要给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剖析成绩不理想是什么原因,一定他们所拥有些进步潜能,解除非必须的顾虑。
2、偏科现象紧急
高中二年级学生面临着分科的重压,可是分科之后,选艺术的对文化课不看重,选理科的学生,对文科的学习不够看重,在文科的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做完作业;选文科的学生同样存在轻视理科的学习的倾向。一旦拉后腿,会使自己在会考中吃大亏。父母要关注孩子是不是存在偏科现象,引导孩子认真地对待每一科的学习,才不致于会考时后悔莫及。
作为一名学生,由于不懂、无知才到学校学习常识和技能。从无知到有知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遇见困境是非常正常的事。有的学生由于学习上遇见困境,或由于考试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觉得自己笨、比其他人差,遇见不懂的问题不敢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敢积很大胆去表现和训练自己。
父母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定位我们的角色,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正确地看待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学生正是在克服这类困难的过程中,慢慢地从无知变成有知,从知得少变成知得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