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养育孩子非常重要的两点:一是,维护健康亲密的夫妻关系;二是,让自己努力成为你期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而不是让孩子努力。
对于长久地维系一段亲密关系而言,好的性情比好的外貌要紧,深思自我比洞悉他们要紧,修养品德比学会方法要紧。而对于获得更多的生活的满足感而言,收获一个自强独立的自我比成功地维系一段亲密的男女关系更要紧。
做爸爸妈妈,要学
亲子关系,作为一种长久、亲密的关系,要掌握经营。需要大家用心,用智慧,用常识和理论去“经营”。并且要学,真的要学。我感觉不只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母亲要学,还有不少其他方面也要学。
在亲子关系中,我应该算是那种特别有尊重他们,跟他们平等相处意识的父母,这还是比较难能可贵的。我感觉我已经是尽其可能地给了她一个比较适合的自由、自主和自处的空间。当然,完全舍弃控制和制约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自由也就可怕了。
对孩子的尊重最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他们的事情,必须要独立。总结一句就是“非请莫帮,请了必帮”。像是那种从小追着“吃啊吃啊你还没有吃呢”“穿啊穿啊今天冷啦”的状况,就非常不好。
还有就是要尽可能去理解她。说到理解,我感觉理解都容易,但更要紧的一点其实是要理解完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自己家里女生喜欢上一男生,你了解了。不理解就是“你如何小孩子早恋啊,小孩子早恋了就危险了,就完了”,理解就是“非常正常啊,你这个年龄喜欢上一个异性嘛,并且有那种羞怯的感觉,我感觉是非常正常的”,如此就容易有情感上的共鸣。
孩子的学习,我不会去辅导
对女儿的学科学习,我从来没辅导过,即使是我能辅导的,我也不会去辅导。由于我感觉这应该是由她自己做的事情啊。我培养她的目的就是自己可以独立生活。
假如她碰到困难,她要掌握寻求帮助,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忙。譬如我会问她,你近期这期间,学习上有困难吗?这个困难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若是不正常的,譬如说在一门学科一段常识上的同意上确实有障碍,我就会问,你需无需找老师来辅导?你想找哪儿的老师来辅导?这类我都会“依靠”她的经验。
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不顺,我先做调整
在女儿目前正值青春期时,我与她的相处遇见一些困难。我一直感觉我和女儿相处得挺好的,但青春期时有点不顺利,总感觉遇见一些问题的时候,双方都感觉他们不可以体谅自己,感觉他们有一点太过情绪化,太过官腔,互相的需要太过苛刻。
后来我就意识到自己要先做调整。认识上面,还是尽可能去理解,就想“她小我大嘛,她浅薄我深刻嘛”,我应该多去理解她;行动上面,就是控制我们的情绪,在两个人大概产生冲突的时候,我控制我们的情绪更多一些。
十八岁的女儿对她四十八岁的母亲说:“你是否知道?大家这个年龄的人最不想跟你们这个年龄的人交流!”冷静地想想,可以理解。没关系呀,我想等大家都过了目前的年龄,再做回亲密如初的母女。
我明确反对一种态度:所有为了孩子
何为良母?说不好,但我明确反对一种态度:所有为了孩子。
我感觉奇怪的是,为何有的父母会觉得只有上各种培训机构才是让孩子同意教育,为何携带孩子看电影、唱歌、打球、旅游,让孩子上网、看小说、打游戏、跟同学聚会,或者纯粹而简单的一家人的晚餐就不是对孩子更为必不可少的教育?
女儿说到家庭。她说,我关于家的感觉不是母亲在厨房忙碌地筹备早餐,或者大雨瓢泼里从身后递来一把伞。我心虚地追问,那是什么呢?她说,是沮丧时有人会跟我说一些话,然后我就振作了。看我有点失望,她说,这就够困难的了,好些人沮丧时听爸爸妈妈说了一些话,然后就更沮丧了。
一家三人出游,日均争执三次。女儿总结大家的家风是:不吝自我表彰,不惜相互诋毁,不断一同进步。
女儿生日时我录节目,今晚提前请她吃饭。想起十余年前,我出差刚回家又要外出,她哇哇大哭不让我走,后来不断打电话要我回家,后来我手机上有她18个未接电话……再后来她愈加独立,再后来她常常不接我的电话。目前常想的是,我该如何防止不能离开她。
爸爸妈妈必须要有我们的生活
我理解的养育孩子非常重要的两点:一是,维护健康亲密的夫妻关系;二是,让自己努力成为你期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而不是让孩子努力。
爸爸妈妈也要有我们的生活。这里我想引用一句荣格的话: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感觉他们的爸爸妈妈没好好过日子。从我的理解来讲,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最主要的是维持好的夫妻关系,让孩子看到,在工作以外,你还能处置好你和配偶的关系,并且是携带爱的感觉的。第二层是,他们的爸爸妈妈有我们的日子,任何一方都有我们的价值,都有自己努力和追求的东西。假如爸爸妈妈所有为了孩子,那样他们自己在哪儿,假如爸爸妈妈可以没的话,那孩子会感觉他也可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