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满满的爱心去教训孩子
在当令教训孩子方面我一直持一定态度,好似一棵小树苗要成长为参天大树,不能离开修枝减叶一样,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不端正,必须要在第一时间采取适合的办法给与教训。但什么样的教训既不伤孩子自尊心,又能起到最好成效,将长歪的枝杈扳回到正路上来?我告诉自己必须要积累这方面的理论常识,学会正确的教育办法。
于是,我在休产假期间,在带孩子之余,充分借助了既有些20本左右的婴幼儿教育书(朋友旧书赠送,其中不乏多本畅销婴幼儿教育书,不胜感激!),与补充购买的5本书,有的书名讲出,相信大伙已经耳熟能详了《捕捉儿童敏锐期》、《正面管教》、《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卡尔?威特的教育》、《好母亲胜过好老师》。很多阅读之后,我第一学习到是幼儿的早期行为受敏锐期主导,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会故意去做惹大生活气的事情,要么是敏锐期在作怪,要么是好奇心在作怪,此时若去限制,后果要么是身体协调能力差,要么是泯灭了一颗探索世界的心;第二在对待孩子无理需要上,必须要准时教训,但要爱心满满地去教训,不要让孩子有自己被抛弃了的感觉,不要在潜意识中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怎么样爱心满满地去教训孩子呢,在我的女儿从出生到一岁半的这期间,也能数出来有那样几种无理取闹的行为。经与家人剖析此行为非敏锐期,确定无理取闹罪名成立后,大家给出了准时的教训。
行为其1、高标准严需要的抱抱。
女儿已经快一岁半了,时不时会搞些皮肤饥饿、求抱抱的事情,人之常情嘛。但她对抱的需要可谓高标准严需要:所谓抱要站着抱,不可坐下;所谓站着抱,要溜达,不可静止不动!
快一岁半了,已经二十斤重了,已经不是尚未满月的小孩子,对身在母体内的历程留恋忘返。二十斤重,抱着溜达动不动半个小时,哪个能受得了?我觉得有的无理取闹了,难道坐着我抱着你就不是抱了吗?就缺少对你的爱了吗?在征得父亲、外婆赞同后,大家对某天晚上睡觉前的这一抱抱需要开始进行爱的教训。已经抱着溜达了几步了,我决定坐下来,同时对她说宝贝,母亲好累呀,走不动了,得坐下来了,坐着抱你睡觉啊。结果,女儿义无反顾执着地挣扎,大声哭泣,意欲我站起来溜达,但我觉得我应该坐着坚持下去,孩子看自己拗不过大人就会顺从的,这一恶习就可纠正。
或许假如没一个重点性人物的出现,我这教训立刻就能立竿见影了。但,就在此时,外婆受不了了,是心里受不了孩子的哭了,过来抱孩子,然后就抱着溜达去了,溜达了半个多小时把孩子哄睡着了。我跟外婆说,妈,你累了一天了,晚上如此抱着哄孩子不累吗,我是怕把你累坏了,应该让她了解体谅,不可以再如此无理取闹了。好好,你说的对,我就是忍不住我妈说,这个时候孩子她爸哼了一声,翻身去睡了,下次你再教训,我躲起来好吧,不要再说我了。就如此晚上的教训以失败告终。
我家女儿的脾气可真是倔呀,第二天醒来就心情不好的样子,可能昨晚哭着睡着是什么原因,居然还记得昨天的事!一醒来就让抱抱,依旧高标准严需要,我决定要再教训一次。我从外婆手里接过孩子,外婆也非常知趣地躲到房间里去了。还是先对孩子讲道理,母亲累抱不动,要坐下来抱。孩子子真是非常执着,加上劲又大,在我怀里鲤鱼打挺地折腾,嚎啕大哭,整得我都要抱不住了,但我告诉自己不可以放下,放下了对孩子心灵打击更大,她可能觉得母亲不喜欢她了。这个时候,她父亲当令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我发现她的眼神再也不敢看父亲了。父亲也指望不上了(小家伙应该非常失望),外婆也躲起来了,再没可以求救的人了,没过多一会她就不折腾了,老实让我坐着抱着她。我看教训目的达到了,心中暗喜。要记得,孩子子是非常要面子的,必须要给她台阶下,你的教训工作才算圆满完成。看孩子多懂事,体谅母亲累,让母亲坐着抱,孩子长大了!孩子子的脸真是6月天,说变就变,立刻就满有爱心的冲我笑了。教训工作还要再接再厉,来,父亲抱抱,看孩子多懂事,外婆早就忍不住了,从房间里冲出来,外婆也抱抱,宝贝真懂事。经过这次充满爱的教训,孩子将高标准严需要的抱抱抛在了脑后,再也没提过。
行为其二,故意找茬扔东西。
大家了解,幼儿在7-8个月之后就会出现扔东西的现象,这是敏锐期在作怪,孩子通过这种方法感知空间,大家尽可能提供可扔但声音不大的东西给她玩,如小皮球、小瑜伽球,如果有声音的东西,大家看住她在爬行垫上扔,以不影响楼下人休息。
时间长了你都忍不住要去整理,由于地上的东西实在是随处可见,没下脚的地方了。但你刚整理好,就被她发现了,非常快恢复原状(散落在地上)。这样反复几次,我已经没办法忍受了,奶奶也有同感,所以大家态度一直决定教训一下她。我用鼓励的口吻对她说:宝贝目前会帮母亲做事情了,地上的东西会捡起来放到桌子上了,女儿好像没听到,置之不理。那我整理一下吧,把物品拾起来放到桌子上摆好,不出一秒,立刻被她拨拉到地上,我觉得这是挑战我的忍耐力。涵涵,把地上的东西拾起来,我认真地说。小家伙置之不理。这个时候,爷爷奶奶也过来讲了。她有的委屈了,哭着找人抱抱。找父亲,父亲说你把东西拾起来就抱抱;那就找爷爷,爷爷也是立场鲜明;找奶奶,奶奶忙着做饭,没空理她;再找母亲,母亲自然不会妥协。找了一圈没人抱,那种无助的样子,你要一不小心忍不住去抱了,那就前功尽弃了!又回来找母亲,我就蹲着搂着她,任她哭。搂着她,使她受伤的心灵得以依托,不会感到被抛弃了。但同时,立场不能变,在目的没达到前,是不可以抱的。
这个时候无论爷爷、奶奶再如何说,她就是不愿拾东西,哭得更厉害了。脾气真是倔呀!不大点的小屁孩,面子比天还大。如此僵持下去也不可以呀,我稍微妥协了一下,来,母亲拾起一个,宝贝也拾起一个,如何?母亲已经做了呀,宝贝也来做呀。尽管不是非常乐意,但她还是做了。那就鼓励一下吧孩子会帮母亲整理东西了,母亲来抱抱。经过这次全家对她的一致反对,她应该也认识到一些我们的问题,故意找茬扔东西的事情再也没发生过。
回到主题上来,携带爱心能让孩子领会到你是爱他的,就算是在教训她的时候。假如不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大家如何会狠心教训他呢。携带真诚的爱心去教训孩子,会叫你在教训孩子之后更少内疚。这样办法得当,成效自然明显,孩子依旧能在快乐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