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父母会在即,老师非常发愁?这五招可以帮你轻松应付!

   日期:2024-12-17     来源:www.dlipro.com    浏览:579    
文章简介:每到期末,父母会都是让各位老师费脑筋的一个事儿,如何说呢?   父母会开得好,此后的家校合作会愈加顺利,班级管理困难程度也会随之减少,为一个学期的忙碌画上圆满的句号;假如父母会开得不好,不只父母对老师的信赖度会减少,学生也会会对学习产生不满...

每到期末,父母会都是让各位老师费脑筋的一个事儿,如何说呢?

 

父母会开得好,此后的家校合作会愈加顺利,班级管理困难程度也会随之减少,为一个学期的忙碌画上圆满的句号;假如父母会开得不好,不只父母对老师的信赖度会减少,学生也会会对学习产生不满的情绪,不利于学生下学期的学习。可见,如何开父母会,也是一门学问。

上周六的周末语音,大家就“哪种父母会更受青睐”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大伙踊跃留言,父母朋友说出了自己期待的父母会,老师朋友们也推荐了我们的经验。今天就跟记者一块看看,都有什么妙招,能帮助你开一次成效好、父母认可的父母会呢?

 

父母:这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型”父母会

父母心目中的父母会长什么样?听听他们如何说。

 

有父母期望要以“鼓励”为主

@王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多听听父母的心里话和建议,以正面鼓励为主。

 @大美:期望老师对学生的进步多多表彰,少点告状。

 

有父母说,“能解决问题”才是好的父母会

 @西兰卡普:父母更想了解面对孩子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我感觉父母会应该是对父母教育孩子的一种指导。

 @李望:父母会不是汇报工作,更不是表彰大会和批评大会!而是真的实质解决孩子成长学习中的问题!

@SunshineJuly:作为父母,我期望听到老师能针对我孩子具体状况,摆事例,说问题,指方向。

@白桦树:把老师讲的要素记下来,跟老师谈讨本学期孩子的状况,改进的方向,结合孩子的状况做到有些放矢。

 

有父母则期望父母会最好“有吃有喝,形式活泼”

@Hello!:我期待有吃有喝,轻松愉快的父母会。

@有心无痕:形式上可以活泼一点,给学生展示我们的机会,给老师表达付出的过程,突出师生共成长,传递信心,传递正能量。

 

父母的期待和期望,当然可以理解,但一个班级那样多学生父母,在父母会的风格上,可以说是众口难调,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有我们的“理想型”。对于怎么样满足这类“期待”,有些老师们表示自己也有一肚子苦水。

老师:对于父母会,我也有苦衷

学生多,父母多,大家真的忙不过来

“身为老师,我当然想要深入知道每个学生的具体状况,但老师们的精力实在有限。有时在某一阶段内真的会对某些孩子关注不够,在父母会上反映的也多是显著的学生问题。”

 

“一次父母会,少则三四十位父母,多则五六十位父母,每一个父母都来向我询问孩子在校状况,即使是每个人交流五分钟,也要两个多小时,一个老师要面对五六十位父母,大家真的忙不过来。”

 

老师不是万能的

有些父母常常会对老师说:“孩子对父母的话听不进来,常顶嘴,老师一句话赛过大家十句话,孩子就全拜托给老师了……”

 

甚至有些父母坦言:“大家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是让老师给教育好的!”但老师又没三头六臂,要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也要负责学生在校园内的生活事宜,简直就是一个“大管家”,学生有个头疼脑热也要找老师,老师有时也真的想说一句“臣妾办不到啊!”

想办法:这类小技巧,助你开好父母会

 

给父母发送请柬

可能有的老师看到这条建议会感觉一头雾水,给父母发送请柬如何就能帮助父母会的顺利召开呢?

 

张老师是北京一所高中的班主任老师,她在后台向大家留言说,她在每次父母会前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给父母传话、公告他们来参加父母会,而是自己亲自写一张请柬,告知父母具体的时间地址,并在请柬上简要告知父母会的主题和步骤。

 

这么做一方面可以表现出老师对父母会的看重和精心筹备,其次,也向父母传递出老师渴望与父母交流、一同教育孩子的真挚情感。

 

除此之外通过对会议主题的简要介绍,也可以让参会父母对父母会的内容有一个心理筹备,同时也可以使其对会议充满期待,提升父母的参会热情。

 

向父母传递家庭教育的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可以在实习或做科任教师的过程中渐渐积累教育经验,但父母不同,他们总是是首次做爸爸妈妈,首次教育孩子,没积累的经验,难免会走一些偏路,因此需要肯定的家庭教育理念来指导他们。在父母会上,老师对父母在家庭教育这方面做一个积极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正如微信后台的杨老师,她既是一名老师也是一名父母,她在开父母会时不只会向父母汇报学生的状况,也会从一名父母的角度跟父母推荐我们的家庭教育经验。

 

而对于年轻教师们来讲,虽然自己并没家庭教育经验,但可以跟父母推荐一些家庭教育的书本,通过父母会,老师应该让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程度。一个孩子的成材绝不可以仅靠学校的力量,还需要家庭的有力配合。

 

趁早了解父母有兴趣的主题 

有时候,有的问题站在老师的角度来看,会感觉无足轻重,便不会想要在父母会上有所提及。但这类问题可能在父母的眼中,是很迫切需要去解决的。

 

因此便需要知道父母的声音,认识到父母都在面临着哪种教育难点,使父母会真的成为解决父母问题、促进家校沟通交流的好渠道。

 

北京的父母陈先生便向大家推荐了他的一次父母会经验。上了高中之后,陈先生发现孩子一直写着写着作业就犯困,不把孩子叫起来,作业就写不完;把孩子叫起来,写的作业水平不高,孩子也休息不好。

但这一问题在之前的父母会上都没被提到过,陈先生非常是困扰,不了解如何办。

 

自从孩子换了新的班主任,在开父母会之前,老师会在父母群里寻求期望得到解决的问题,陈先生便趁机把孩子的这一问题反映了上去,没想到得到了不少父母的回话。

 

之后老师也在父母会上对孩子学习犯困如何办做出知道答,陈先生也学到了不少辅助孩子学习的小窍门。

 

引导父母正确看待成绩

在父母会上,常常可以看到如此一个现象:孩子排名上升,父母就喜笑颜开;孩子排名降低,父母就愁眉苦脸。

 

父母关心孩子的成绩排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有的父母仅仅依赖成绩来对孩子做出评价,就是不对的做法了。孩子本身在学校就要面临着巨大的学习重压,老师不可以让父母会继续成为孩子的一种重压。

 

作为一名老师,大家应该引导父母正确看待成绩,带领学生合理规划我们的学习。王老师是大家微信平台的老用户了,她对于怎么样引导父母看待成绩有着我们的一套办法。

 

王老师说,学习不可以简单用分数和名次来论断,她觉得父母在看待自己孩子的学习时应该注意三点。

 

第一,要正确看待成绩变化,孩子在不一样的学习阶段展示出不一样的成绩水平很正常,因此应同意不同时期的成绩变化。

 

第二,要看清孩子的能力。成绩上升是真考好了,还只不过凑巧?假如成绩降低是孩子发挥失常还是能力就是这样?看清孩子的能力能够帮助后期对学习的规划。

 

最后,要看清孩子的强项。孩子的优势到底是全科均衡还是单科突出,面对不同学习优势的孩子,父母在后期的规划和选择上都会有所不同。

 

各科教师齐亮相 

不少父母向大家反映,虽然班主任很专业,在剖析不同学科学习方案时也能说得有理有据,但毕竟隔科如隔山,有时感觉班主任还是不可以获悉自己孩子在其他科目上的具体问题,更想跟自己孩子弱势科目的科任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杭州第十四中学开创的摆摊咨询式父母会就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十四中的父母会上,各科的老师集体亮相,在不一样的楼层、教室摆起了咨询台,专门同意父母的咨询问答。一间“摆摊式”教室里,4位“小学科”老师分别坐阵,每一个人面前的桌上摆设着一个台签,上面注明了名字,几乎每一个人都被父母团团围住。

 

有时班主任会感觉在父母会上一个人束手无措,没办法顾及到每个科目的学习,这时可以试一试跟科任老师们一同合作,愈加全方位地为父母提供教育指导。

 

不少老师向大家坦言在开父母会之前特别紧张,但记者相信,只须认真筹备,在父母会上向父母展示源于己对学生、对教育的真心,都会得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

 

父母会,虽然听起来让老师们头大,但同时也是家校合作一同教育孩子的最好渠道。这类开好父母会的妙招,你掌握了吗?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